林尹:中國聲韻學研究方法與效用

各位先生:今天是中國文字學會中國學術講習會學術講演第三次,由兄弟來主講「中國聲韻學研究方法與效用」,這個題目,看起來好像很不普遍而有點專門,但就實際說起來,聲韻學應該是很普遍很簡單而很容易的一門學科。過去許多讀書人,認爲聲韻學是一門很難的學問,學聲韻學等於讀天書,這完全是沒有找到門徑,一知半解的說法。

我認為聲韻學這門學問,並不艱難,也不複雜。如果你能知道它的條例,瞭解它的公式,就等於「幾何」「三角」一樣,是很簡單,而且很科學的。如果你能根據它的條例和公式,也同學「幾何」「三角」一樣的做習題,那麼你有三五個月時間的練習,在聲韻學上一切基本的問題,就可以弄清楚,以後也就可以運用自如了。

現在有許多人,每每因爲自己的國語發音不標準,覺得無法研究聲韻學,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因爲聲韻學是在乎「窮音理」「明變遷」,所以陸法言纂修切韻,他首要的是注意到「古今通塞、南北是非。」並不是僅在於求某一種方言音值之切合。國語本來是北平方言,政府爲要統一國家的語言,拿北平方言作爲標準語,這是政治力量所造成,在學術上,本來沒有多大關係。(在當時討論統一國語的時候,委員會裏有人主張用廣東話,有人主張用蘇州話,有人主張用湖北話,有人主張用北平話。最後投票表決,以北平話多數獲勝。)國語說不標準,這在聲韻學上,頂多只能說是一缺憾而已,並不是不能說國語,就不能研究聲韻學,況且中國聲韻,有許多地方是牽涉文字訓詁上的關係,並不僅僅只在口齒上的辨別。過去錢大昕、段玉裁、江有誥、陳澧等,都是聲韻學專家,在他們那時候並無所謂國語,更談不到說標準國語;近代吳稚暉、錢玄同、黎錦熙等,都是當時國語統一委員會委員,而且在聲韻學方面,也有相當成就,他們也未見得都能說標準國語。所以國語說得標準與否,這是投巧上的問題,與研究聲韻學,是沒有多大影響的。

不過中國聲韻學,在過去有一件最令人頭痛,而使初學之士糾纏不清的,就是名稱的問題。我們在研究聲韻學之先,是必須要把它瞭解的。這是因爲過去的研究方法,未能有整個的體系。而且學者偶有所得,就喜歡自己創造一個名稱,以表示與別人不同,而作為自己的發明。於是在名稱有「同名異實」,「異名同實」,弄得烏煙瘴氣。例如一個「聲」字:聲紐、聲母、聲類、聲子、雙聲、清聲、濁聲種種名詞,均指發音方面而言。陰聲、陽聲、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則又指收音方面而言。同為一「聲」字,忽而指發音方面,忽而指收音方面,這是很容易令人迷糊的。又如「陰陽」二字,有的指聲調之高低升降,如「陰平」「陽平」;有的指收音之帶鼻音與不帶鼻音,如「陰聲」「陽聲」;也往往令人混淆不清;這些都是「同名而異實」,使人發生問題的。例如說到聲母:有稱爲「體文」,有稱爲「字母」,有稱爲「紐」,有稱爲「字父」,有稱爲「經聲」,初學的人,往往誤會以爲多種不同的名詞,必定有不同的意義;又如說聲母發音之方法,江有誥、陳澧分爲「發聲」「送氣」「收聲」,勞乃宣分爲「戞」「透」「轢」「捺」四類,驟然看去,也好像毫不相涉,然而這些名稱不同,其實是一樣的;這都是「異名同實」,使人發生問題的。所以我們要研究聲韻學,第一步應當注意到名稱的問題,把握住重心,使名實能够由我控制,決不可因名稱之混淆,而發生支離破碎的謬誤。然後再進一步「知音理」「辨音素」「究音變」「明音值」。

所謂知「音理」。就是我們在研究聲韻學的初步,應當要知道人類所能發的聲韻有多少,某一種聲音是怎麼樣發的,某一種聲音是怎麼樣來的,發音的部位,有些什麼不同,聲調的高低,有什麼分別。譬如說:「音」是由聲與韻相配合而成,發音的是「聲」,收音的是「韻」,有聲無韻,是不能成音的。(聲就是英文的Consonant,現在人把它譯爲「子音」,韻就是英文的Vowel,現在人把它譯爲「母音」。)又如聲有「清」「濁」,這就是發聲之用力輕重不同問題。發聲時用力輕而氣上升,不觸使聲帶震動是清聲;發聲時用力重而氣下沈,使聲帶受摩擦而震動是濁聲。(語音學上清聲叫做「不帶音」,濁聲叫做「帶音」。)其他的如不帶鼻音的爲陰聲,帶鼻音的爲陽聲;以及發音部位之有喉牙舌齒唇,收音區別之有開合洪細等等,這都是音理上的問題。音理上的問題,是原則性的,也是古今中外不變的定理,我們能够把「音理」澈底明瞭,其他問題,也就可迎刃而解了。

所謂「音素」是什麼呢?我所說的音素,是指在中國聲韻學者所含有的聲與韻之成份而言。譬如在聲這方面:我們根據守溫的三十六字母,就可以知道在當時我中國屬於聲方面的音素,是有那些成份;依據陳蘭甫考證之廣韻四十一聲類,(陳氏原爲四十類,茲仍分明微二類,故爲四十一類。)就可以知道在切韻廣韻系統之屬於聲的音素,是有那些成份。依據注音符號的聲母表,我們就可以知道現在「北平音」屬於聲的音素,有那些成份。我們能够根據音理,把它們的發聲部位,清濁發送收等等問題,都能辨別清楚,就可分析歸納,運用自如了。至於在韻這方面,也是如此,我們能够清楚切韻一百九十三韻,廣韻二百〇六韻的音素成份,明白它陰陽開合的分別,瞭解它音調長短的同異,那麼對於收音方面的一切問題,也可分析歸納運用自如了。我現爲要使大家瞭解所謂音素起見,不妨先舉守溫三十六字母及廣韻四十一聲類的成份,以爲說明的例子。

守溫三十六字母分類表

牙音
舌頭音
舌上音
重脣音
輕脣音
齒頭音
正齒音穿
喉音
半舌音



半齒音



廣韻四十一聲類表

牙音
舌頭音
舌上音
重脣音
輕脣音
齒頭音
正齒音(近舌)穿
正齒音(近齒)
喉音
半舌音



半齒音



以上三十六字母的分類表,我們如果辨別清楚之後,很顯然的可以知道,廣韻四十一聲類,就是在正齒音的「照」「穿」「牀」「審」「禪」母中分成「莊」「初」「牀」「疏」與「照」「穿」「神」「審」「禪」,喉音的喻母中,分成「喻」「爲」二類而已。至於廣韻聲類爲什麼會多出「莊」「初」「疏」「爲」「神」五個母來,自然有他的原因,要明白他的原因,這就是我所說的辨音素的問題了。

附註:廣韻四十一聲類中,較三十六字母多出五類。固然是陳蘭甫氏根據廣韻反切上字系聯結果。然而廣韻乃承切韻而來,切韻是論「古今通塞,南北是非」的,所以含有音變的路線在內。實在因爲「照穿牀審禪」母爲變音總樞紐,其中有從舌音轉變者,有從齒音轉變者,四十一聲類中之「照穿神審禪」五類,則由舌音轉變而來,「莊初牀疏」四類,則由齒音轉變而來,證以文字上之形聲字偏旁,則其來龍去脈,很爲明顯。

所謂「音變」,這是研究聲韻學最重要的關鍵,因爲聲韻是人類口齒所發之音,因時代之不同,與地域之不同,人類口齒所發之音,亦往往因而變遷,所以古音不同於今音,南音有異於北音,這是自然的趨勢。但是音變的路線,精細研究起來,也是有規律的,譬如從前錢大昕所考證出來的「古無輕唇音」,「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除了在古書上許多音讀,與形聲字偏旁,及同音通叚之字,都可以證明外,在現在方言中,仍然是有許多地方讀輕唇音爲重唇,讀舌上音爲舌頭的,又如牙音「見」母字,本音應讀如注音符號之「ㄍ」音,但因齶化的原故,(受介音影響。)就變成「ㄐ」音,例如「交」「教」「簡」「街」「覺」「監」「姦」「嘉」「迦」「江」「皆」這一類見母字,在南方讀起來,都是屬於「ㄍ」音,在北方卻已變成「ㄐ」音了。在聲方面,在韻方面,所有變遷的規律,差不多古今中外,都是同樣的現象。(例如英文中P母字,是重唇音,加h爲Ph,即成爲輕唇;T母字是舌頭音,加S,成爲TS,即成爲中國所謂舌上音;G母亦属於中國所謂牙音;其拼音時加a、o即成Ga、Go,加e、i即成,Ge、Gi,與「交」「教」「簡」「街」這一類字的聲變路線,完全相同。)所以我們研究聲韻學,能够知道音變的規律,就可以控制住一切。那麼古音今音變遷的原因,南音北音不同的關係,我們都可以有把握的弄清楚,所以陸法言撰切韻,他說要明「古今通塞,南北是非」,也就是這個道理。

所謂「音值」,就是某一個字某一句話應該發成什麼音。因爲「音值」是指所發出或所聽見的音,所以一般人認爲聲韻學就是「音值」的問題。於是有的人認爲自己不能說標準國語,就不能研究聲韻學;有的人以習慣上所讀的字音爲對的,而發現別人另讀他音,而譏笑別人的錯誤;有的人把古今南北的字音,硬性的確定他一個「音值」,以爲這是研究聲韻學進步的方法,和研究聲韻學應有的條件。這都是鑽牛角尖的朋友,結果是處處阻礙而不會通達的。

我們應當知道,音變的路線,是有規律可以控制,音值的變化,決沒有辦法可以固定。在同一地方同一家庭之中,各人的發音,尚且有微妙的不同,何況古今南北,時間久遠,空間遼闊,而強欲以某一種音值,作以爲某一字的定音,這是絕對不可靠的。然而「音值」雖不能固定,我們如果能控制住音變的規律,知道音變的路線,「音值」依然是有範圍可尋。譬如說:我們明白「見」母齶化的規律,那麼廣州人讀「九」作Kau,北平人讀「九」作tɕiu。就可以瞭解這是ㄍ、ㄐ變化的原因,由此而摧「街」「交」「教」「簡」「監」「覺」這一類字,也可以知道南北讀音雖然不同,而它不同的變化,依然有規律的。又如廣韻侵韻以下九韻的字,本來是陽聲收撮唇鼻音的,(撮唇鼻音就是收音時帶有m音的韻尾。)現在北平音,凡是帶m收音的陽聲,已經變爲上舌鼻音,(上舌鼻音就收音時帶有n音的韻尾。)廣東音臺灣音則仍然還是收撮唇鼻音。我們拿出侵以下九韻中的字,如「今」「琴」「吟」「音」「南」「淫」「箴」「兼」「鹽」「占」「三」「談」「銜」「男」「甘」「潭」「含」「貪」「咸」「添」這一類字,如果用北平音讀它,就全部是收n音,用廣東音臺灣音來讀它,就全部是收m音,可見音變的路線,是很少有差錯的。其他的如「輕唇」「重唇」之變化,「舌頭」「舌上」之關涉,聲調之高低,陰陽之對轉等等,雖「音值」的變化不能固定,而「音變」的路線,都有規律可循。能够控制住音變的關鍵,則「音值」變化的複雜問題,自然可以解決。那麼「古今通塞,南北是非。」也自然可以明白。所以我說:研究中國聲韻學,必須知音理、辨音素、究音變、明音值。因爲知音理纔可以辨音素、究音變纔可以明音值,這是必然的步驟,也是很科學的。

最後談到中國聲韻學的效用問題。我們應該知道研究聲韻學,並不是僅僅在口齒之間說出某一個地方的標準音,或者用幾個音標來注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就算是了事的。這些膚淺的工夫,是絕不能起融會貫通作用,而收到學聲韻學的效用的。尤其我們中國的聲韻學,與文字訓詁方面,牽涉到的問題特別多。我們就文字訓詁方面,可以找出聲韻上的線索;由聲韻方面,可以解決文字上訓詁上不可解決的困難。因爲文字是記錄語言的工具,語言是由聲音表達的,所以形聲義的溝通,全在乎聲音上的運用。

我時常說:「中國文字之構造,雖然是形符,但是中國文字之運用,依然是音符。」這原因是文字由語言而來,語言靠聲音而表達。所以用文字記錄語言的時候,有許多文字,還沒有構造成功,只好借用音義相近的字,暫時代替,這就是許慎所謂「本無其字,依聲託事」的假惜了。然而有些文字已經構造好了,但是記錄語言的人,還不知道,或者記憶不及,或者因爲音義相近而模糊不清,也只好隨便用一個同音的字,暫時代替,這便成爲「本有其字,依聲託事。」也就是後來所謂「同音通假」了。中國古書裏用「同音通假」的字,差不多到處都是,這是一般學者所共瞭解的。然而所感痛苦的,就是有的古同音而今不同音,有的今同音而古不同音;有的南同音而北不同音,有的北同音而南不同音。倒底所謂同音是以什麼爲標準呢?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某一些字是同音,某一些字不是同音呢?這絕就不是猜測想像所可解決,也不是用一時一地的方言可以擬議的。必須有聲韻學上基礎的根據,知道音變的規律,才可以運用自如;否則,就會支離破碎,錯誤百出。所以爲要減少閱讀古書的困難,明白文字訓詁的條例,不懂得聲韻學,是沒有辦法的。

在過去的學者,爲要減少閱讀古書的困難,在文字訓詁上,下過很多的工夫,希望能够爲後人定下可以遵循的路線與條例。結果所得的條例,都是與聲韻學有關的,譬如段玉裁強調「同音多同義」(見段玉裁在說文𧬊字下注及晤字下注),劉師培說:「古代同音之字,義即相同。」(見小學發微補),章太炎先生作文始,追求語根,也就是說語根相同的字,聲必相近,義必相通,這都是用聲韻來控制形義,而解決了許多不可解決的困難。我們得到他們的啟示,到現在也就可以發現好多例子,我們試看,凡是喉音的字,如「宏」「弘」「洪」「鴻」「閎」「紅」「皇」「黃」「光」「廣」「荒」「王」「汪」「恢」「旺」「漢」「豪」等等,雖然字形不同,都是含有大的意思。唇音的字,如「冡」「𦬇」「莫」「亡」「沒」「密」「無」「暮」「冥」「蒙」「夢」「渺」「幔」「莽」「瞑」「眠」「覓」「盲」「埋」「迷」「昧」「悶」「門」「瞞」「帽」「霧」「晚」「民」等等,雖然字形不同,都是含有「遮蓋住,看不淸楚,看不見的意思。」這些音同義近,就是因爲語根相同的緣故。雖然因爲後來引伸的關係,有少數字義,稍有出入,但是大致總不差的。

語根相同之字,既因聲韻的關係,而義可通轉,至於字根相同的字,當然更無問題了。什麼叫做字根相同呢?字根就是形聲字的音符,也就是形聲字注音的偏旁,凡是許多形聲字共用一個音符,例如:「句」字是音符,苟、笱、絇、鉤、拘、跔、枸、朐、𠛎、坸、佝、耉等等,都是由「句」作音符,而從「句」得聲而來,那麼「句」字就是這些字的字根,這些字同是用「句」作為字根,就是字根相同。依照文字學上的通例:「凡形聲字从某字得聲者,必有某字之音。」則字根相同的字,在當時必定同音,自無疑義。同音之字,既多同義,則字根相同之字,他的意義,也必定相類。所以段玉裁說:『聲與義同源,故凡龤聲字之偏旁,多與字義相近。』又說:『凡字之義,必得諸字之聲。』於是乎舉出:凡从句得聲者如笱、苟、耉、鉤等等,皆有曲意,凡从農得聲者如禯、濃、醲、穠等等皆有厚意,凡从叚得聲者如瑕、鰕、騢等等皆有赤色之意,从巠得聲者如莖、陘、頸、徑等等皆有直而長之意,以爲說證。所以字根相同的字,語根相同的字,在古書上都可以通假。我現在用最普遍而通行的大學中庸這兩篇裏,舉出幾個例子,各位就可以明瞭了。

知止而后有定后與後同
緡蠻黃鳥詩經緡作緜
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詩經諠作諼
於戲與嗚呼字同
上恤孤而民不倍倍與背同
矧可射思詩經射作斁
儀監于殷詩經儀作宜
嘉樂君子詩經嘉作假
憲憲令德詩經憲作顯


這些都是語根相同而通假的。

克明峻德書經峻作俊
峻命不易詩經峻作駿
菉竹猗猗詩經菉作綠
爲天下僇矣僇與戮同
其所敬畏而辟焉辟與僻同
納諸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辟與避同
辟如行遠必自邇辟與譬同
迸諸四夷迸與屏同
而民莫不說說與悅同

這些都是字根相同而通假的。

由這些例證看起來,中國古書上許多困難的問題,都是聲韻上的關係,所以研究聲韻學,不懂是在口齒上做工夫而已,應當發揮它,能够在文字訓詁方面發生作用,而收到宏大的效果,章太炎先生說:『文字之學,聲韻爲本,能明聲韻以貫通文字,則假借之理得、轉注之道通,而訓詁之用宏矣。』這實在是深刻瞭解聲韻學效用的至理名言,我今天也不妨借太炎先生這幾句話,作爲結論。

今天因爲時間關係,只能把要點提出來,至於練習的方式,與條例的運用,都未能對各位先生作詳細的說明,非常抱歉,以後有機會,當再向各位先生討論,並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