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平、仄聲呢?原來,漢語每一字都有高低抑揚的升降調,有時候,雖然也有連音時的變化,但是每一字的聲調(Tone)基本上是固定的。聲調有「高低」、「長短」和「強弱」之分,南朝詩人周顒、沈約等,提出了漢語有四個聲調——「平、上、去、入」的講法。除了「平」聲,其他「上、去、入」三聲,叫做「仄」聲。
現在,先來聽四聲:平、上、去、入,天、子、聖、哲,天、子、萬—福(連讀),天、保、寺—剎(連讀),君、滾、棍、骨,金、錦、禁、急,公、廣、貢、國,經、景、徑、格,東、董、凍、篤,三、五、四、一,⋯⋯
在今日,我們用河洛語來讀四聲,其高低起落,相當符合六朝以來的描寫,這是因為河洛語較接近中原古漢音的關係。沈約說,漢語有四聲,好比一年有四季。平聲,聲調平又長,如春天「春在陽中,德澤不偏」,國語第一聲、第二聲的字大部分屬平聲;上聲,往上爬,如夏天「草木茂盛,炎熾如火」,國語第三聲的字大部分屬上聲;去聲,掉下去,如秋天「霜降葉落,去根離本」,國語第四聲的字大部分屬去聲;入聲,緊收束,如冬天「天地閉藏,萬物盡收」,國語無入聲,所有的入聲字都分配到國語的第一、二、三、四聲去了。至今,入聲保存最完整的漢語是河洛語、客家話和廣東話。
沈約「平、上、去、入」四個字是有關推斷四聲調值最早的記載。至於歷史上第一次為四聲下定義者,則是唐憲宗元和年間的《元和韻譜》(陽甯公、處忠和尚合撰),這本書說:「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大約八百年以後,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也提出了區別四聲的方法: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墮。入聲——短促急收藏。(我們來吟一遍)以六朝人提出的四聲例:「平上去入」(沈約)、「天子聖哲」(周捨)、「天子萬福」(朱异)、「天保寺剎」(慧重),用當今的河洛話來讀,是不是相當符合古早人對四聲的描寫呢?
平聲,聽起來聲調平平,所以叫做「平」聲,上、去、入三聲,一個往上爬,一個掉下去,一個緊收束,都不「平」,所以叫做「仄」聲。「仄」,也寫作「側」,《說文解字》:「仄,側傾也」,就是歪斜不平的意思。《逸周書》:「日之中也仄」,意謂日正當中以後,太陽就要斜下去,可比喻「盛極必衰」。我們可以這樣說:不平,就是仄;不是平聲,就是仄聲。
唐朝詩人寒山子詩:「有箇王秀才,笑我詩多失;云不識蜂腰,仍不會鶴膝;平側不解壓,凡言取次出;我笑你作詩,如盲徒詠日。」在這裡,寒山子的「平仄」就是寫成「平側」。值得我們進一步留意的是,這首詩通篇押入聲韻,韻腳「失」、「膝」、「出」、「日」等字,都是「緊收束」的入聲,用國語來唸,就沒入聲字的韻味了。
因為平聲「平道莫低昂」,聲調不高也不低,平平又牽很長,適合做韻腳以方便放聲吟哦,所以漢詩,尤其是唐朝的近體詩,大部份是用平聲的字來做韻腳,感情可以牽扯得很長。
李商隱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平聲先韻)
上聲「高呼猛烈強」,聲調往上爬高後,才下降,用來做韻腳,感情奔放,令人印象深刻。
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上聲馬韻)
去聲「分明哀遠墮」,聲調掉下去,有一去不回的惆悵感,適合表達鬱悶、感傷的心情。來聽一首仄起的五言絕句,
王維的《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去聲寘、未韻通押)
入聲「短促急收藏」,是一個短促,尾音又有收束的字音。可以表達慷慨激昂、憤懣無奈,或自我肯定的情緒。來讀一首平起的五言絕句,
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入聲屑韻)
因為國語欠缺入聲,用來吟讀古詩文,在平仄、音韻上會產生很大的落差。譬如有一種「平入混」現象──是說,北京的人分不清楚平聲與入聲,將兩者混在一起了!我們可由下列的字例來了解:「低滴,扶伏,枯哭,欺七,希吸,鴉鴨」。清朝《幽夢影》這本書引石天外評語說:「中州韻無入聲,是有夫無婦,天下皆成曠夫世界矣!」作者又說:「古人四聲俱備,如六國二字,皆入聲也。今梨園演蘇秦劇,必讀六為溜,讀國為鬼,從無讀入聲者」,「六國」讀成了「溜鬼」,實在是「北人土音耳!」這是清朝的學者對平仄錯亂、入聲消失的北方官話一語中的的觀察。作者張心齋認為知識份子應該有所堅持,他說:「若南人四音俱全,似仍當讀作本音為是」,何況「四音──平、上、去、入」,是漢語系各族群間,大家共同的語言記憶和準則,彼此有相當程度的對應關係,好比「老欉(幹)發新枝」,新枝固然可愛,對吟詩、讀書來說,也是「四聲兼備」、甚至「八音分明」的「老欉」較適合。
一般人對「入聲」往往有誤解,認為聲音「短促」就是入聲,所以誤將國語的「輕聲」,如「好了(‧ㄌㄜ)、去吧(‧ㄅㄚ)當作入聲,其實入聲不只是「短促」而已,也要「急收藏」,收藏在哪裡呢?有四個部份:雙唇、舌尖、喉頭及韻母為aeiou系統時,所保持的原嘴型,羅馬字拼音分別以「p(雙唇)、t(舌尖)、k(喉頭)、h(原嘴)」來表示。現在說明如下:
譬如「回答」的「答」,不只聲音短促,尾音又收藏在雙唇,羅馬拼音以「p」標記:tap,四聲的呼法是「擔膽丼答」,可見收「p」的入聲出於鼻音「m」,到了成為入聲時,「m消失,作p之收勢」,意思是原來的鼻音m消失,以緊閉的雙嘴唇作收藏部位。再舉幾個收p的入聲字給大家作練習:鴿 kap,闔 khap,耷 tap,榻 thap,匝 chap,颯 sap,壓 ap,插 chhap。接著介紹收t(舌尖)的入聲字。譬如「肉骨」的「骨」,尾音收藏在舌尖,羅馬拼音以「t」標記:kut,四聲的呼法是「君滾棍骨」,可見收「t」的入聲出於鼻音「n」,到了成為入聲時,「n消失,作t之收勢」,意思是原來的鼻音n消失,以舌尖頂住上方作收藏部位。再舉幾個收t的入聲字給大家作練習,不 put,窟 khut,咄 tut,禿 thut,卒 tsut,率 sut,鬱 ut,魩 but,出 chhut,佛 hút。繼續介紹收k(喉頭)的入聲字。譬如「國家」的「國」,尾音收藏在喉頭,羅馬拼音以「k」標記:kok,四聲的呼法是「公廣貢國」,可見收「k」的入聲出於鼻音「nģ」,到了成為入聲時,「nģ消失,作k之收勢」,意思是原來的鼻音nģ消失,以喉頭作收藏部位。再舉幾個收k的入聲字給大家作練習:卜 pok,穀 kok,哭 khok,啄 tok,撲 phok,託 thok,作 chok,束 sok,惡 ok,簇 chhok,復 hók。最後介紹收h(原嘴型)的入聲字。譬如「體格」的「格」,由「家假嫁格」,韻母是e的字,屬於aeiou系統的字音發展而來,發入聲的音時,猶保持e的原嘴型,羅馬拼音以「h」標記:keh。再舉幾個收h的入聲字給大家作練習:伯 peh,仄 cheh,雪 seh,冊 chheh,百 pah,甲 kah,鴨 ah,插 chhah;鱉 pih,缺 khih,鐵 thih,摺 chih,閣 koh,卓toh;盹 tuh,托thuh。
了解四聲以後,我們再來介紹八音:八音,指的是八個聲調。清嘉慶年間(一八二零年)壺麓主人所題序的增補彙音(或題紅、烏字十五音)一書,就有「字祖八音」、「三十字分八音」的說法。所謂「八音」,就是將漢語基本的四聲(平上去入),再進一步細分為陰、陽兩組。譬如「君滾棍滑」,以第一字「君」來看,聲調雖然也平,但已經有向上微微揚起之勢,有陽剛的特質,所以叫做「陽」平。(這一組皆陽聲)
明鮑山《野菜博錄》說:「垂柳有二種,枝葉上升為楊,枝葉下垂為柳」(有插圖),蓋本於「楊者,揚也」之意。所以八音,其實也就是八個音階。陽聲有上揚的現象,觸動聲帶較沈較重,所以「羣」屬陽平,也稱之為「濁」音,反之,「君」就是陰平,也稱為「清」音。一般來看,國語發第一聲的字大部分屬「陰」平,第二聲屬「陽」平,因為有「揚起」之勢。其他「上去入」三聲,陰陽的原理亦本於此。
其中第二聲、第六聲,也就是「陰上」、「陽上」在今日並無分別,都是「高呼猛烈強」的上聲,不必分陰、陽,所以八音在實際上是七音。(根據統計,「陽上」的音有百分之四十五派入陰上,有百分之三十五派入陽去。如「婦人」的「婦」,「古道」的「道」等,在聲韻學上稱為「濁上變去」,目前泉州音則仍保有陽上)。需要強調的是,漢語系族群,不管是四音、五音,乃至七音、八音、九音,基本上都是「平上去入」四聲變化、分陰陽的現象,「平上去入」依然是漢語系各族群間,共同的語言記憶和準則。
以上介紹的是平仄、四聲和八音的基本常識。我們學習吟詩,研究漢文,最好要有實際的語言經驗,不要只靠韻書、字典或者是注音符號而已,如果有語言經驗,對傳統文化就有共同的記憶和感情!
——作者洪澤南,內容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