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香:湖南赣语的分片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以下称《地图集》),赣语在湖南境内主要分布在湘东的华容、岳阳、临湘、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酃县(今炎陵)、安仁、耒阳、常宁、永兴、资兴以及湘西南的隆回、洞口、绥宁等县市。具体分片情况及其各片特点如下。⑴临湘、岳阳、华容属大通片。这一片的主要特点是:有六个声调;古平声去声按古声母清浊各分化成两个调,即今阴平和阳平,阴去和阳去;古上声全浊声母字今归阳去,清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上声;古入声今仍读入声,不分阴阳;入声的塞音韵尾脱落,读成开尾韵。有少数地点略有例外。⑵平江属昌靖片。这一片的主要特点是:去声分阴阳;入声多数地方分阴阳,阴入调值高,阳入调值低;多数地方今声母送气与否影响调类分化;又古去声清声母字今读送气声母的归上声,今读非送气声母的归阴去([h]按送气声母论)。⑶浏阳、醴陵属宜浏片。这一片的主要特点是:去声都不分阴阳;大部分地方入声不分阴阳;除新余市外,声母送气不影响调类分化。⑷攸县、茶陵、酃县属吉茶片。这一片的主要特点是:绝大部分地方没有入声;去声不分阴阳(茶陵、酃县例外);“八、发”等字的韵母多读[æ]或[ɛ];“插秧”多说“莳田”(赣语其他地方一般说“栽禾”)。⑸耒阳、常宁、安仁、永兴、资兴属耒资片。其特点是“搬班”两字同音(赣语区其他地方几乎全都不同音)。安仁、永兴、资兴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少数字读不送气清音。⑹洞口、绥宁、隆回属洞绥片。其特点是古透定母字今白读声母[h]。古透定母读[h]与抚广片相同,但来母齐齿呼不读[t]声母,有的地方没有入声,与抚广片不同。

最近,我们在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和充分利用第二手材料的基础上,比较全面、深入地调查和研究了华容、岳阳市区、临湘、岳阳县、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安仁、耒阳、常宁、永兴、资兴、隆回、洞口、绥宁等17个县市的赣语①,下面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把湖南赣语的语音特点介绍如下。表格中的“+”表示某个方言点具有表格左栏所列的某一特点,空白表示某个方言点不具有表格左栏所列的某一特点。

下面我们根据语音特点对湖南赣语进行大致的分片。我们认为,湖南赣语可以分为四片:岳醴片、攸炎片、耒洞片及永资片。

3.1 岳醴片

这一片包括华容、岳阳市区、临湘、岳阳县、平江、浏阳及醴陵等。这一片主要的语音特点有:影、疑母在开口洪音前一般读舌根音,咸山摄一二等存在区别(岳阳市区例外),流摄同效摄合流,遇合一端系合三庄组与合一帮组见系有别,去声分阴阳(醴陵例外),全浊上一般归去(平江例外),入声为独立的调类(浏阳例外)等。

这一片还可以再分为两个小片。华容、岳阳市区、临湘、岳阳县、平江为一片,可以称之为岳州小片。这一小片的语音特点有:精、庄、知、章合流(平江例外),不分尖团(平江例外)。这 五个县市区从隋代以来,一直都隶属于岳州。浏阳、醴陵为一片,可以称之为浏醴小片。这一小片共同的特点有:精庄知二与知三章两分,分尖团,咸山合流、宕江合流、深臻曾梗(非常用字)通合流,有舌尖后元音[ʅ]等。

3.2 攸炎片

这一片包括攸县、茶陵、炎陵三县。这一片的共同特点有:不分尖团、知三口语常用字读如端组、溪母读如晓匣母、全浊上一般归去、入声消失等。由于这一片处在岳醴片同耒洞片之间,因而与岳醴片和耒洞片都有一些相同点。如全浊上一般归去、去声分阴阳(如茶陵方言)同岳醴片相同。同南边的安常小片有更多的相同点,如蟹、效、流三摄元音全部无韵尾(如茶陵方言),“关”字读送气音,流摄不与效摄合流都与南边的安常小片方言基本相同。

3.3 耒洞片

这一片包括安仁、耒阳、常宁、隆回、洞口、绥宁等。这一片的共同点主要有:精庄知二与知三章有分有合,影、疑母在开口洪音前存在读零声母的现象(隆回全为零声母),泥、日、疑有较多的字读声化韵(常宁例外),蟹、效、流三摄存在读单元音的现象,明母阴声韵的字存在读阳声韵的现象(安仁例外),齐韵今读洪音(常宁例外),“鲜癣贱浅”等字与同韵摄其他精组字有别(安仁例外),全浊上部分归上、部分读去(常宁例外),浊入部分仍读入声、部分并入其他阴调(常宁例外)。

这一片还可以再分为两个小片,安仁、耒阳、常宁为一小片,可以称之为安常小片。这一小片的共同点有:见组三四等与知三章在洪音前合流,溪母读如晓匣母,“关”字读送气音,蟹、效、流三摄全部读单元音,“班搬”两字同音,清入读入声、浊入部分归入声、部分归其他阴调(耒阳例外)等。隆回、洞口、绥宁为一小片,可以称之为隆绥小片。这一小片的主要特点有:知三口语常用字读如端组(绥宁例外),透定母今读擦音[h](绥宁例外),见组开口一二等产生介音但声母未腭化,咸山摄一二等存在区别,蟹、效、流三摄部分读单元音,流摄同效摄合流,清入和浊入都有部分读入声、部分归入其他阴调(洞口例外)。

3.4 永资片

这一片包括永兴、资兴两个县。这一片的共同点有:全浊声母今读送气与否以声母为条件、流摄同蟹摄合流、有较多的阳声韵今读阴声韵,这几条语音特点在湖南其他的赣语中都不存在。当然,这一片中也有些语音特点与其他片相同的,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班搬”两字同音现象与北边的安常小片相同。此外,永兴方言明母阴声韵的字读如阳声韵现象与耒洞片相同;资兴方言知三口语常用字读如端组也与耒洞片相同,“关”字读送气音与安常小片相同。还要指出的是,这一片的资兴方言具有在湖南其他赣语中都不见的语音特点,即次浊上和全浊上有部分口语常用字归阴平。在行政区划上,这一片也与湖南其他的赣语区迥然有别。资兴的情况与永兴基本相同。

从前文的介绍可以看出,永资片中的永兴方言和资兴方言同湖南其他赣语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把永兴方言同桂阳敖泉土话进行了比较,发现永兴方言与湖南其他赣语不同的语音特点却与桂阳敖泉土话相同,如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並定母今读一般不送气、其他古全浊声母今读一般送气,流摄与蟹摄合流,有较多的阳声韵的字今读阴声韵等。我们同时还把资兴方言和汝城方言进行了比较,同样发现它们有很多相同点,而这些相同点在湖南其他赣语中也不存在,如次浊上和全浊上归阴平,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並定母今读一般不送气、其他古全浊声母今读一般送气,有较多的阳声韵的字今读阴声韵等。因此,我们认为,《地图集》把永兴方言与桂阳敖泉土话、资兴方言与汝城方言分别归为不同的方言的处理不太合适,它们应该分别归为同一种方言。当然,把永兴方言和桂阳敖泉土话都归为赣语还是土话,把资兴方言和汝城方言都归为客家话还是赣语或者是土话,还值得进一步讨论。

①本文湖南赣语材料大部分来自本人的实地调查,这些实地调查的方言点有:华容、临湘、岳阳县、平江、浏阳、醴陵、茶陵、永兴、资兴、隆回、洞口以及绥宁等12个县市。有部分方言点的材料来自时贤的研究成果,它们是:方平权《岳阳方言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陈立中《攸县方言同音字汇》(未刊稿);陈满华《安仁方言》(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罗兰英《耒阳方言音系》(未刊稿);吴启主《常宁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