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韻分韻既由古今沿革之故,故居今之世,而欲考其音讀,實極困難。清代治聲韻學者,每以畢生精力,分析古代韻部,分合之由甚明,而不能定其發音之法。如段玉裁爲古音大家,能析「支」「脂」「之」三韻不同類,至其音讀終不能得。晚年嘗以書問江晉三云:『足下能知其所以分乎?僕老耄,倘得聞而死,豈非大幸。』此則先儒好學之篤,虚己之誠,非有確見,不敢妄定也。
近瑞典珂羅倔倫(按:即高本漢)定廣韻二百六韻之音讀。其韙者固多,而其錯誤者,亦復不少。蓋中國形符文字,有異於拼音。生今之世,而欲假定昔時之音,非知古今聲韻沿革,及精通文字訓詁之學者不可。珂氏不注意陸氏論定南北是非,古今通塞之說,而究韻之正變。以爲二百六韻,即有二百六音讀,既已支離滅裂;況又讀音不確,文字訓詁學不明。(珂氏嘗釋股字謂:「股字所以从肉从殳者,以其處肉肥,可以打也。」參閱北京大學出版魏建功君著古音系研究。)以此而求考定已往韻書之音讀而不誤,豈非南轅而北轍乎。珂氏考今功多,考古功少,實因異域之人,而究華夏之學,終不能無隔閡也。林語堂論珂氏攷訂切韻韻母隋讀表,其言珂氏考定音讀之弊,頗爲的當。茲摘錄其說如下。
(一)因拘于等韻格式,使所構成之音,多半依其等第開合綴拼而成。因而發音上,頗有疑問。(如先i再「合口」之iw)
(二)更重要的因爲珂氏對于切韻的解釋與中國音韻家不同,假定每韻之音必與他韻不同,因此不得不剖析入微,分所難分,實則切韻之書半含存古性質,切韻作者八人,南北方音不同,其所擬韻目,非一地一時之某種方音中所悉數分出之韻母,乃當時眾方音中所可辨的韻母統系。如某系字在甲方音同於A,在乙方音同於B,故別出C系而加以韻目之名,於甲於乙檢之皆無不便,實際上C系,並非在甲乙方音中讀法全然與AB區別。或甲乙方音已併,而丙方音尚分爲二,則仍依丙方音分之。必如此然後檢字之韻書,可以普及適用於各地方言;法言自敍謂「呂靜夏候該陽休之周思言李季節杜臺卿等之韻書,各有乖互,江東取韻與河北復殊」,其時分韻之駁雜,方音之凌亂可知。因爲江東韻書只分江東的韻,不能行於河北,河北的韻書,只顧到河北的音切,不能行於江東,獨法言的書是論「南北是非」而成,因其能將江東河北吳楚燕趙的方音中統系面面顧到,所以能打倒一切方音韻書而獨步一時。所謂「支」「脂」「魚」「虞」共爲一韻(支合脂魚合虞),「先」「仙」「尤」「侯」俱論是切(先合仙尤合候),法言明言爲當日方音現象,當日韻目之分非如珂氏所假定之精細可知。然甲方音有合「支」「脂」者,法言必不從甲,而從「支」「脂」未混之乙,乙方音有合「魚」「虞」者,法言又必不從乙,而從「魚」「虞」未混之丙,法言從其分者,不從其併者,因是而韻目繁矣。然在各地用者皆能求得其所分,不病分其所已併,因是天下稱便,是書出而韻略韻集諸書亡。又因爲方音所分,同時多是保存古音,(如「支」「脂」「東」「冬」之分)所以長孫訥言稱爲「酌古沿今,無以加也。」所以「咍」「泰」「皆」三韻之別,古「咍」音近「之」,「泰」音近「夬」「祭」「廢」,「皆」音近「齊」「灰」,源流不同,其區別當然於一部方音尚可保存,非隋時處處(或北地)方音都能區別這三韻的音讀,又如古「先」音近「眞」,「仙」音近「元」,方音有已合併者,有尚保存其音讀區別者,故法言分「先」「仙」,非必隋時處處方音(或標準音)中必讀「先」「仙」爲介音i輕重之別。
林氏此論,言廣韻分部之故,頗爲透澈。故珂氏廣韻音讀之假定,實已根本動搖。蓋廣韻分韻,既因古今南北之不同而別。而每韻文字之歸納,又以反切爲主。(陸氏並非據一時一地之方音而分別韻部,既如上述,而其保存古音,辨別方音之正訛,實據反切。)反切創于漢末,迄至于隋,作者多人,時代之變遷,地域之不同,其音讀豈能無變。況法言韻書,因論古今通塞,南北是非而定,並非據當時口齒而別,即使當時之人讀之,其口齒亦決不能分別如此之精細。必欲究其故而使辨別,即當時之人亦但能知某部某部某地併,某地分;某部某地讀若某部,某部古音讀與某部同,今音變同某部而已。故法言之書,乃當時之標準韻書,並非標準音。此乃中外文字構造之不同,與治學系統之有別,珂氏不明此理,遽以二百六韻部爲有二百六音,(案有一韻而兼開合者,珂氏亦細分之,實不止二百六音,今稱二百六音,就其大别言之耳。)方法雖佳,其奈根本錯誤乎。珂氏之說非不足以參考,但茲篇所述,重在要義,使學者有所指歸;故不取其說,而辨其誤。
然則廣韻音讀,珂氏之說,既不可從,今欲辨別,將何所依乎?私意今人而治古韻,既不能質法言以分韻時之讀法,又不能起古人於九泉,得聆其發音之細別。故精密之考求,尚有待於來者。至于大別言之,韻之正變既明,則變由正生,至爲淺顯,以此類推,雖不能盡肖古人口齒所發之音,然其相差,當不遠矣。(案切韻之分韻,既非當時之標準音,即起古人于九泉而讀之,亦必因方音之不同而各異,此不可不注意者,故私意以爲今若決定切韻某韻之韻母必讀如某,實不免有閉戶造車,出不合轍之弊。)
——林尹《中國聲韻學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