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尹:聲韻概述

我國文字的構造,雖然是形符,但是我國文字的運用,依然著重在音符。因此我們要瞭解訓話學,首先應該先懂得聲韻學。聲韻是甚麼呢?黃季剛先生的聲韻通例說:「凡聲與韻相合爲音。凡音歸本於喉謂之韻。凡音所從發謂之聲,有聲無韻不能成音。」

從黃先生的解釋,我們可以知道:音是聲與韻相配合而成的,發音的是聲,收音的是韻。粗略地說中國的所謂聲韻,大體上相當於英文所謂的子音(Consonant)及母音(Vowel);較準確的說應當是聲母 (initial)及韻母(final)。瞭解聲韻的名稱後,那末要怎樣去研究它呢?我們要研究聲韵學,首先應該從《切韻》着手,因爲《切韻》一書乃兼論「古今通塞,南北是非」而成,其書原所以明古今音之沿革的。(《切韻》今雖殘缺不全,而《廣韻》實據《切韻》增益,其理不殊,故據《廣韻》也是一樣的)故上可據考古音,下可以推今音,寶爲聲韵學上最基本的要籍,故黃先生云:「音韻之學,必以《廣韻》為宗,其與《說文》之在字書,輕重略等。」(與友人論治小學書)

研究廣韻,首先當明其切語方法與體例,清陳澧切韵考卷一說:「切語之法,以二字爲一字之音,上字與所切之字雙聲,下字與所切之字疊韻。上字定其清濁,下字定其平上去入。」瞭解廣韻切語的方法後,我們再從聲韻兩方面來談談研究的方法。

(一)廣韻的聲類:陳澧據廣韻切語上字必與本字雙聲必分清濁之理,於是考廣韻切語上字四百五十二之同用互用遞用者系聯之而得四十聲類。後來黃季剛先生又因於陳氏所考,更爲剖析,而得四十一聲類。下面是四十一聲類表:

喉音(深喉)影曉匣喻爲
牙音(淺喉)見溪羣疑
舌音舌頭端透定泥

舌上知徹澄娘

半舌
齒音半齒

正齒(近於舌上者)照穿神審禪

正齒(近於齒頭者)莊初牀疏

齒頭精清從心邪
脣音重脣幫滂並明

輕脣非敷奉微

廣韻的聲類,分析爲四十一類,已可得其大綱,足够運用了。(至於廣韻的切語上字甚麼字屬甚麼聲紐,可參見拙著《中國聲韵學通論》。)

廣韻四十一聲紐之中,又各有清濁之別,所謂清濁,純粹是因發聲時用力輕重不同的問題。當我們發聲時用力輕而氣上升,這就是「清」,發聲時用力重而氣下沉,這就是「濁」。在語音學上稱清聲爲不帶音(Voiceless),濁聲爲帶音(Voice)。所謂「帶音」,就是發聲時聲帶受摩擦而振動;所謂「不帶音」,就是發聲時氣流直上不觸使聲帶振動。這種學理,極易明瞭。而一般人所感到困難的是在他自己的語言裏,已沒有濁聲的存在,但如果把廣韻的切語上字分析歸納清楚,則每一字的清濁,也是極易辨識的。

除清濁之外,前人講到聲母的發聲方法,又有「發」「送」「收」之別。發送收之名,首見於明方以智的《通雅》。但直到陳澧,才加以解釋明白。陳氏云:「發聲者,不用力而出者也,送氣者,用力而出者也,收聲者,其氣收斂者也。」(切韵考外篇卷三)

聲有喉牙舌齒脣者,此爲發聲部位的區別,其有清濁發送收者,此爲發聲方法的不同。凡發聲部位相同的,古人稱爲同類雙聲,或名旁紐雙聲,音可互變。至於發聲方法相同的,前人謂之「位同」,或謂之「同位」,凡同位的聲紐,音間有互變。明白同類互變,同位互變的道理,則前人聲近聲轉之條,沒有不能執規矩而得方圓的。

(二)廣韻的韻類:廣韻二百六韻中,每一韻又因爲開合洪細的不同,而又可以析爲若干類,陳澧根據廣韻切語下字必與本字疊韵必分開合之理,考其下字之同用互用遞用者系聯之得三百十一類。(參見切韻考)但陳氏的分類太拘拘於切語的上下字,有不當分而分者,經過後人的多方考訂,重新審定,共得二百九十四類。(詳見《中國聲韻學通論》)

陳澧系聯廣韻的切語下字,每韻最多只得四類者,乃因收韵的時候,有開口與合口的不同,而開口與合口又各有洪音與細音的區別,故只得四類。開口洪音爲「開口呼」,簡稱曰「開」,以其收音之時,開口而呼之。開口細音爲「齊齒呼」,簡稱曰「齊」,以其收音之時,齊齒而呼之。合口洪音爲「合口呼」,簡稱曰「合」,以其收音之時,合口而呼之。合口細音爲「撮口呼」,簡稱曰「撮」,以其收音之時,撮脣而呼之。這樣說來,開合的區別,實在是由於收音聲勢的不同,故也極易分辨。以現在語音學理說來,即開口呼的字,沒有任何介音,齊齒呼有「i」介音,合口呼有「u」介音,撮口呼有「y」介音。

除了開合洪細的區別以外,廣韻二百零六韻當中,又有陰聲、陽聲、入聲三類的不同。廣韻平聲(舉平以賅上去)的支、脂、之、微、魚、虞、模、齊、佳、皆、灰、咍、蕭、宵、肴、豪、歌、戈、麻、光、侯、幽及去聲的祭、泰、夬、廢二十六韻,都是陰聲韵,平聲的東、冬、鍾、江、眞、諄、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刪、山、先、仙、陽、唐、庚、耕、清、青、蒸、登、侵、覃、談、鹽、添、咸、銜、嚴、凡,共三十五韻,都是陽聲韻。與陽聲韻相承的屋、沃、燭、覺、質、術、櫛、物、迄、月、沒、曷、末、黠、鎋、屑、薛、藥、鐸、陌、麥、昔、錫、職、德、緝、合、盍、葉、帖、洽、狎、業、乏等三十四韻,都是入聲韻。所謂「陰聲」,就是音下收於喉而不上揚,易言之,即收韻時不帶鼻音的就是。至於「陽聲」,則音不下收於喉而上出於鼻,即收韻時帶鼻音的是。不過陽聲的帶鼻音,又有三種的不同,一爲獨發鼻音ng,廣韻陽聲中收ng者有東、冬、鍾、江、陽、唐、庚、耕、清、青、蒸、登十二韵;一爲上舌鼻音n,廣韻收n者有真、諄、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刪、山、先、仙十四韻;一爲撮脣鼻音m,廣韻收m者有侵、覃、談、鹽、添、咸、銜、嚴、凡九韻。

至於「入聲」,乃介於陰陽之間的,本音出於陽聲,應收鼻音,但入聲音至短促,不待收鼻,其音已畢,頗有類於陰聲。然仔細研究,入聲雖無收音,實有收勢。(凡陽聲收ng者,其入聲音畢時,恆作k聲之勢;陽聲收n者,其入聲音畢時,恆作t聲之勢;陽聲收m者,其入聲音畢時,恆作p聲之勢;其作勢而不聞聲者,乃因入聲短促,非眞無收鼻音也。)則又近于陽聲。所以說入聲是介于陰陽之間的。因爲入聲介于陰陽之間,故得兼承陰陽,與二者皆得通轉。

韻有開合洪細及陰陽入者,是屬於韻的原則問題;其有平上去入者,則屬於韻的聲調問題。廣韻是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的,關於聲調,幾經討論,一般都傾向於漢以前不知有四聲,至齊、梁間才興起四聲,實際上四聲就是因收音時留聲的長短而爲區別。古代惟有平入二聲,以爲留音長短之大限,後來讀平稍短而爲上,讀入稍緩而爲去,於是乃形成了平上去入四個聲調。

古聲雖只有平入二聲,但廣韻是確有四聲的。廣韻二百六韵中,其平上去入四聲是相承的。但今廣韻平聲五十七韻,上聲五十五韻,去聲六十韻,入聲三十四韻,所以參差不齊者,乃因冬、臻二韻的上聲因爲字少,分別附於鍾韻的上聲腫韵及欣韻的上聲隱韵去了,故少二韻,實亦爲五十七韻。去聲因多祭、泰、夬、廢四韻,而臻韻去聲僅一齔字附於上聲隱韵中,故爲六十韻。入聲專附陽聲,但廣韻陽聲三十五而入聲僅三十四者,因爲痕韻入聲字少,附於魂韻入聲沒韵中去了。

我們對廣韻的聲類韻類明瞭其義例以後,我們再以此爲基礎,談談研究古音的方法。歸納前人研究古音的資料,不外古代韻文,經籍異文,文字諧聲,重文讀若,音訓釋音,古今方言,韻書韻圖等,根據這些資料加以分析歸納,就可得到古音的大貌。下面我們分別從古聲古韵兩方面來說明古代聲紐與韻部研究的情形。

(三)古聲的研究:古聲的研究,是從清儒錢大昕開始的,錢氏在古聲紐的研究上,有兩項大創見,都經後人同意可以認爲成了定論的。他在《十駕齋養新錄》裏有兩篇文章,一爲古無輕脣音。他說:「凡輕脣之音,古讀皆爲重脣。」一為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證明古無舌上音。他說:「古無舌頭舌上之分,知、徹、澄三母以今音讀之,與照、穿、牀無別也。求之古音,則與端透定無異。」錢氏這兩項創見,都是很有見解的。

繼錢氏而後,在古聲方面而有創見的,就是餘杭章炳麟(太炎)先生,章先生在《國故論衡》裏,有一篇文章,名爲古音娘日二紐歸泥說,在這篇文章裏,他說:「古音有舌頭泥紐,其後支別,則舌上有娘紐,半舌半齒有日紐,于古皆泥紐也。」章氏娘日歸泥的說法,在古聲的研究上,得到與錢氏同等的評價。

於錢章二氏之後,在古聲方面研究著有成績的,就要推蘄春黃季剛先生了,黃先生有音略一書,鈎稽古今,證以韵書韵圖之理,參以錢章二氏所考,因定古聲爲十九紐。茲錄黃先生四十一紐正聲變聲表於後:

發音部位正聲變聲說明
喻爲清濁相變









清濁相變



知照輕重相變

徹穿審輕重相變

澄神禪輕重相變

娘日輕重相變



輕重相變

輕重相變

輕重相變

輕重相變

清濁相變
輕重相變

輕重相變

輕重相變

輕重相變

黃先生所考定的正聲十九紐,是從整個古音系統的觀察而得來的,至於後代的變聲二十二紐,古聲應歸屬正聲那些紐,黃先生只作了一個粗略的說明。還來不及作詳細的舉證,就與世長逝了。

自然未備的地方也就在所不免。起而補其未備者,前有益陽曾運乾之喻紐古讀考,曾氏云:「喻于(爲)二母,本非影母濁聲,于(爲)母古隸牙聲匣母,喻母古隸舌聲定母,部仵秩然,不相陵犯。」後有吳興錢玄同先生的古音無邪紐證一文,以爲古音的邪紐當歸定紐。這都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從以上諸家的研究,我們對古聲紐已有一個大致的瞭解。下面再說明幾項聲轉的條例:1、古聲同紐謂之正紐雙聲,音可通借。2、古聲同類謂之旁紐雙聲,亦名古雙聲,音常通轉。3、古聲同位謂之位同,音間有流轉。

(四)古韻的研究:自宋吳棫開創古音之研究以來,歷經元戴侗、明楊慎、焦竑、陳第等的相繼發皇,古音研究,漸有成效。宋鄭庠分古韵爲六部,實開古韵分部的先河,然專就唐韻求其合,而不知析唐韻以求其分,故多未當。使古韻分部走上有條理的研究,是從明末清初顧炎武開始的。

顧氏著音學五書分古韻為十部,他這十部之分,不僅歸納古籍有韻之文而成,更能從唐韻的離析分合上,求得古韻之眞象,實爲研究古韻的一大發明。

繼顧氏而後,則有江永的古韻標準分古韵爲十三部,段玉裁的六書音均表分十七部,戴震的聲類表分廿五部,孔廣森的詩聲類分十八部,王念孫的古韻譜分廿一部,江有誥的音學十書分廿一部,章太炎的國故論衡分廿三部,黃季剛先生的音略分廿八部。大抵「前修未密,後出轉精。」蘄春黃先生古韻廿八部既然最後出,自然也最精審了。黃先生的古韻廿八部,大致是根據章太炎的廿三部,而加以戴氏震陰陽入三分的道理,把各部入聲完全獨立,考古與審音面面顧到,故所得結果,最爲圓滿,可以說是集古韵研究大成之作了。茲錄黃先生古韻廿八部於后:

陰聲部入聲部陽聲部

魂痕
歌戈曷末寒桓




這廿八部是根據自顧炎武以來各家分部的結果,所以都是前有所承的,不僅是前有所承,即徵之於廣韻,亦有所據。因爲「廣韻所包兼有古今方國之音,非並時同地得聲勢二百六種也。」因爲廣韻兼有古今方國之音,那末古韵自在其間。故黃先生云:「古本音即在廣韻二百六韻中,廣韻所收,乃包舉周漢至陳隋之音,非別有所謂古本音也。凡捨廣韻而別求古音者皆妄也。」

因爲廣韻一書包有周漢古音,故黃先生所求得之廿八部皆以之標目。因為此二十八部原是古本之音,故即以之題識。此廿八部中,先痕寒三部同收n爲同列,青唐東冬登五部同收ng爲同列,覃添二部同收m爲同列;凡陽聲同列的各部,其相對的陰聲跟入聲也是同列,故灰歌同列,齊模侯蕭豪咍同列,屑沒曷同列,錫鐸屋沃德同列,合怗同列;凡同列的韵部,古音得相通轉爲旁轉,凡陰聲入聲陽聲相對者爲對轉,凡自旁轉而成對轉者爲旁對轉,凡此列與彼列相比近之韻,亦得旁轉。黃先生更釋其對轉旁轉之理云:『旁轉對轉之理,即具於廣韵中,對轉者,一陰聲與一陽聲同入而相轉,旁轉者,一陰聲與一陰聲部類相近而相轉,陽聲準是,旁對轉者,一陰聲與一陽聲不同入而相轉,其陽聲對轉之陰聲,必與此陰聲爲旁轉,陽聲準是。今先舉一陰聲爲例:微韻(本音灰韻)有譩字,譩字本音在咍韵,故知灰與咍爲旁轉。又有碕字:本音在歌韵,故知灰與歌爲旁轉。又有暉輝等字,其本音在魂韵,故知灰與魂爲對轉。次舉一陽聲韵爲例:東韻有中忡等字,其本音在冬韵,故知冬與東爲旁轉。又有弓穹等字,其本音在登韵,故知東與登爲旁轉。又有風楓等字,其本音在覃韵,故知東與覃爲旁轉。又有雺罞等字,其本音在蕭韵,故知東與蕭爲對轉。(侯蕭同入)」(與人論治小學書)我們瞭解古韵的部類及其通轉之理後,下面再說明幾項韵轉的條例:1、古韻同部,謂之叠韻,音可通借。2、古韻對轉旁轉者,音常通轉。3、古韻旁對轉者,音間亦流轉。

——林尹《訓詁學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