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烱輝:入聲韻之不傳,有何影響?

有人說:漢語「平上去入」四聲俱全有何可貴之處?與國語或普通話不過差個「入聲」,不傳,又有何影響?

「入聲韻」是什麼的音呢?依據唐代《元和韻譜》記載:「入聲者直而促」,可見,入聲是短促音,是唐代以來的漢語語音的特性,日本漢音傳來如此,韓國漢音傳來也是如此,更不用說閩南漢音的傳承了。以唐代文學創作之代表「唐詩」來看,入聲與上去同屬仄聲字,依據唐詩格律的規矩,平仄用字不能相混;再依據押韻的規矩,律詩不能押仄聲韻。這兩個最基本的規矩,造成只會國語或普通話的人,在中國文學的學習與學術的研究,產生極大的障礙。

首先就是詩的格律與押韻問題,不但對於唐詩的格律與押韻,無法分辨,或發音,連帶地,對於詩餘,即宋詞,也無法分辨格律與押韻用字之平仄。不僅如此,依據《詩經》的押韻系統,分成平聲韻與入聲韻二種,平聲韻不論上去,皆可同押,入聲則不可與平上去三聲同押。如此一來,只會國語或普通話的人,連《詩經》的押韻系統,都無法分辨,更不用說漢代以來的詩、歌、辭、賦了。由此可知,不識入聲,就無法學習或研究中國文學,就像一個人要走遠路,沒了一條腿,實在行不得也。

其次就是無法體認中國文學的聲情。一首詩或一篇韻文,即便是一篇散文,因為用字的不同,平上去入不同聲調,所產生的聲音與情感,就會出現「抑、揚、頓、挫」的不同力度的表現,因此,吟誦者會隨著對應出身體的律動。因為國語或普通話缺乏入聲,所以只能表現出「平上去」三聲,偏偏這三聲都是長音,長音之間難以呈現明確的「抑、頓、挫」,於是,只有長音的「低、揚」,身體律動的力度展現不出來,只好一味地矯揉造作,無病呻吟一翻,而美其名為美讀。

以《詩經》小雅蓼莪的吟唱為例,前段三節,以平上去三聲用字居多,概述未能奉養父母,充滿低吟自責之情,情深而責切,似無顏見人。自第三節後二句起,頻用入聲,以字音短促之特性,屢陳所思念父母之恩情,則屢屢呈現啜泣之音,其極則音一出即收,無法盡其聲情之勢,似人泣極,無法呼吸一般。最後二節,以入聲呈現其幾近呼天搶地,控訴無門之悲悽。此詩只有以漢語「平上去入」四聲俱全的特性,以對比其「抑、揚、頓、挫」的不同力度,而加以呈現,才能盡得其詩旨。若用國語或普通話「平上去」三聲,難有「抑、揚、頓、挫」等聲情之分,如何動人之心。

所以說,以漢語成就之文學作品,只有以漢語能讀出其中的聲情,若用國語或普通話讀之,只是隔靴搔癢,如何得其真情。培養下一代的文才,不能使其盡其情,其情即不為真,而以不為真之性情為文,又將如何成就新一代的文豪?影響能說不大嗎?

——梁烱輝撰,2014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