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读音」的历史脉络

古代的读书人并不像现在这么普遍,而他们读书自有一套专用的发音,我们称之为文读音,即孔子所谓的雅言。因为这套文读音是通过私塾先生口耳相传的,所以各个不同地方的文读音虽有口音上的细微差别,但总体来讲,是可以作为通用语而互相沟通的。所以在古代,一般情况下,只有读书人,他们去到外地的时候可以不受语言沟通的障碍,没有读过书的人,不会发文读音,只会讲自己家乡的方言,到了外地就很难跟别人沟通,不过,这问题并不大,因为在古代,有需要远行的人往往就是读书人,一般老百姓,谁会跑那么远去呢!所以,在古时候,文读音和白话音(即各地方言)是不相妨碍的,完全可以并行而不悖。

到了魏晋南北朝,因五胡乱华的影响,文读音的发音标准开始有了变化,隋朝出现了很多韵书,都是记录各个不同地方的文读音,它们之间的差别自然也变得大了。读书人要参加科举考试,势必要有一套统一的读书音标准,陆法言的《切韵》就统合了古今南北的诸多差异而出现了,这部韵书因审音之细密与夫应用之便捷取代了同时代的其他韵书,而广为流传,此后唐宋两个朝代的文人学士莫不以此韵书所定之规模为准。

唐末五代,又是一片夷夏相交的混乱局面,赵宋所创的国基并不甚牢固,时常受到北人的侵扰,中原地区的读书音亦免不了受影响。到了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因为蒙古人没有读经的传统,对读书人也不重视,所以文读音随之日渐没落,又因蒙古人喜欢听戏,所以元代戏曲大兴,而唱戏所用的语音是偏向于白话音的,此即当时的北平方言。所以北平话因着这股政治力量而扩散至大半个中国,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长江以北大片地区都是官话区的原因了。而传统的读书人也日渐开始改用北平音来读书,此即后来所谓的中州音,《中原音韵》及后来的《洪武正韵》都是记录此种音系的代表韵书。而在长江以南的南方地区,虽然读书人也有用中州音来读经的,但是在最远离政治中心的闽南地区,则仍保留着传承自隋唐汉音的文读音,他们那里的私塾先生一代接一代将这套真正的文读音传下来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闽南地区文白异读自成体系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