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聲韻學之途徑

聲韻之學,非玄奧而不可測也。然不得其途徑,則旁皇岐路,莫知所歸,窮日累年,以思無益,雖至皓首,終不能明。故以爲神秘不可思議者有之,而穿鑿附會者亦有之。於是妄立名目,侈言是非,遂使後之學者,益迷惑而無所適從,此聲韻之學,所以闇而不章。故今欲明此道,非先知途徑不可也。

研究聲韻之途徑,撮其要者,凡有四端。一曰審音,二曰正名,三曰明變,四曰旁徵。(案:羅莘田君亦有此說,參閱商務印書館出版周刊新八十號。)蓋非審音不足以辨類別,非正名不足以糾異說,非明變不足以知通塞,非旁徵不足以考今古。知此四者,非但可以得事半功倍之效,而聲韻之學,亦可迎刃而解矣。

(一)審音

聲韻之學,所以研究人類口齒所發之音,推而及於文字者也。故此種學問,偏重於口耳相傳,而以辨別聲韻,分析音素為最要。蓋既以研究口齒所發之音為宗旨,若不能辨別聲韻之高低輕重,與發言部位之異同,强以臆說,誣古誣今者,是猶聾者而言鐘鼓之聲,瞽者而言文章之備,妍蚩好惡,終莫能明,自誤誤人,莫此爲甚。而治聲韻學者,最多此病。或蔽於成見,或囿於方音,支離滅裂,終至不可詳解。故今言治聲韻學之途徑,一曰審音也。茲將關於審音書籍,略舉一二於下,以資參考。

一、江慎修《音學辨微》(貸園叢書本,渭南嚴氏刻本,安徽叢書本。)

二、陳蘭甫《切韻攷外編》(東塾叢書本,渭南嚴氏刻本。)

三、黃季剛先生《音略》(制言雜誌第六期。)

以上三書閱畢,關於中國聲韻之分別異同,已可略知大概。再以語音學之方法,分析音素,辨別發音部位,則於審音之道,庶幾可矣。(初學語音學,可閱劉復譯《比較語音學概要》,商務印書館出版。魏肇基編《英語發音學》商務印書館出版。)

(二)正名

中國聲韻學之一切名稱,未嘗有正確標準,且以學者好立異矜奇之故,於是同名異實,或異名同實者,不可勝舉。如以「聲」字而言,有指聲母者,有指聲調者。以「陰聲」、「陽聲」二名而言,有指聲調之高低升降者(如「陰平」、「陽平」之類),有指收音之帶鼻音與不帶鼻音者(如戴震、孔廣森所謂「陰聲」、「陽聲」),此同名而異實也。至如言聲母發音之方法,江永、江有誥、陳灃分「發聲」、「送氣」、「收聲」三類,錢大昕分「出聲」、「送氣」、「收聲」三類,洪榜分「發聲」、「送氣」、「內收聲」、「外收聲」四類,勞乃宣分「戛」、「透」、「轢」、「捺」四類,驟視之若毫不相涉者,然其名雖異,其實則同,此異名而同實也。名稱之混淆,既至如此,學者稍不注意,輒繆誤百出。故今言治聲韻學之途徑,二曰正名也。

(三)明變

時有古今之別,地有南北之分,不知古今南北之異,得一察焉以自好者,此一曲之士,終不足以達於大道者也。凡事皆然,而治聲韻之學爲尤甚。故陸法言之著《切韻》,首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爲其最大原則,《切韻》之所以爲今日治聲韻學之圭臬者,亦以此故。(案:《切韻》雖亡,《廣韻》猶存。《廣韻》乃依據法言切韻舊目而修訂者,故藉《廣韻》尚可考知《切韻》之統系)。蓋時代嬗變,音亦隨之,南北遼遠,方言各異。苟不知其變遷之由,通塞之故,則雖孜孜汲汲,以思以究,譬猶閉戶造車,出必不合於轍,此不待智者而知之也。故段玉裁氏論音韻隨時代遷移之說曰:「今人槩曰古韻不同今韻而已,唐虞而下,隋唐而上,其中變更正多,槩曰古不同今,尚皮傅之說也。音韻之不同,必論其世,約而言之,唐虞夏商周秦漢初為一時,漢武後洎漢末爲一時,魏晉宋齊梁陳隋爲一時,古人文具在,凡音轉音變四聲,其遷移之時代,皆可尋究。」此言古韻之有變遷,誠爲的論,然隋唐以後,亦無日不在嬗變之中。因時間之遞代,方言之變異,卽今韻亦可分爲數期,(案:治聲韻學者,隋唐以前,總稱之曰古韻,隋唐以後總稱之曰今韻)。此學者不可不察也。故今言治聲韻學之途徑,二曰明變也。

(四)旁徵

聲韻者,出於人口,而入於人耳者也。生今之世,而欲明古代之聲韻,推其變遷之由,旣不能起古人於九原,以聆其口齒所發之音,又不能得古代留音之物,以辨其異同。所以能推求而明其大槪者,端在旁徵。旁徵之道有二:一則硏審古籍之文字,二則考察方言之出入。蓋字必有音,音雖不能長留于紙墨之間,然假借轉注形聲之字,及文字之音讀,必與聲韻有關,此古人冥冥之中,留以啓示後人者也。至於方言之不同,亦必有其統系。以中國之大,方言種類之多,雖音隨時變,然每一種方言中,必尚有少數古音存在(如廣東語輕脣音多仍讀重脣音,福建語舌上音多仍讀舌頭音之類)。察各地之方音,考其出入,以證古籍「假借」、「轉注」、「形聲」之字及音讀。則變遷之由,古今之異,若指諸掌矣。故今言治聲韻學之途徑,四曰旁徵也。

——林尹《中國聲韻學通論》